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

-人類的出現

1.傳說─民族文化的遺產
   A.
女媧氏「摶黃土造人」

         影片連結:女媧摶土造人

   B.盤古氏「開天闢地」

2.考古─周口店文化

-周口店文化─北京人

(1)時代:舊石器時代早期【影片連結:北京猿人出土

(2)出土地點:河北省 房山縣

(3)文化特徵
   A.
打製石器
   B.
穴居
   C.
過著漁獵採集野生果實的生活
   D.
已知用熟食-來燒烤獸肉、取暖或防禦。可見北京人已與動物分道鑣開始了文明的生活

-舊石器時代的晚期

人類的生活發生新變化:例如

複合工具的使用、骨針與縫紉能力殉葬品的出現、原始宗教信仰的萌芽、審美觀念的出現等。

-新石器革命

1.重大變革
   A.
磨製取代打製技術
   B.
農耕、畜牧取代漁獵生活

2.新石器時代的特徵
   A.
農業村落的形成
   B.
陶製技術的應用

3.新石器時代有兩種革命性的發展:首先是發生於新石器早期的「新石器革命」,由「產食革命」帶動的人類生活之一系列變化,包括農業聚落的形成、牲畜的飼養、石器製作技術的進步、陶器的製作、樸素的天文曆法的發明、過去生活經驗的紀錄(例如史詩、神話、傳說等)、宗教意識的發展等。其次則是出現在新石器晚期的「城市革命」,反映出貧富差距的擴大階級的分化城市文明的出現,由此導致國家組織的逐漸形成等等重大變化。

-新石器時代「農業村落」的特徵

1.中國農業村落遺址:如「滿天繁星」─遍布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遼河流域

2.代表性的農業村落遺址
A.
黃河流域半坡村文化
B.
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
C.
遼河流域紅山文化

-中國新石器文化的特色

   1.多元並立

   2.分區發展

   3.相互交流

   4.核心區域

(1)多元並立說

→反駁:西來說東西二元對立說黃河中心擴散說

       (1920年代) (1940年代)     (1960年代)

→理由:看圖便知(人們常用局部資訊擴大解釋全部)

 

◎反駁西來說的理由:

Ex:其他大河文明主要原生作物為小麥,中國原生作

     物為「南稻北粟」

Ex:其他大河文明遺址主要分布在大河平原,中國新

     石器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支流的台地、小丘

     或河階上

 

(2)分區發展說

◎分區發展

     南北作物與各區文化形態皆不同

       →因為 地理環境不同

農牧
A.
農作物:a.黃河流域─以為主
         b.
長江流域─以稻米為主

         C.華南區域─早期以根莖作物為主
B.
飼養家畜:六畜都有─以犬、豬最普遍

村落建築
A.
黃河流域 半穴居
B.
長江流域 干欄式

(3)分區發展說

◎分區發展

   南北作物與各區文化形態皆不同

       →因為地理環境不同

  

   BUT:地理環境→會變

 

   Ex:地形、氣候、水文、人為開發或破壞etc.

-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發展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

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發展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

而自然環境是變動不居的,例如地形、水文與氣候,都會隨著時間因素而變化,這使得史前時代的自然環境與現在有不小的差異。不過,若以長期觀點來看,中國各地的自然環境仍呈現出強烈的相對差異性,連帶也影響到各地史前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。

-黃河安流的三種解釋

◎考諸歷史地理學專著,東漢到宋代,黃河較為安流的原因,史學界目前有三種解釋:

1.東漢王景修黃河大堤,使河道順直,距出海口

   較近,水流順暢,下游淤積減輕。

2.王景治水方法正確,在築堤同時,又開鑿阻水

   高地、疏濬河床、截斷分流,使水流順勢而下。

3.漢唐之間,黃河中游地區,發生由農變牧的過

   程,植被覆蓋良好,減輕水土流失,黃河含沙量相

   對減少,延緩了黃河河床淤高與改道的過程。

-新石器時代要如何分期?

新石器時代的分期方式,必然隨證據增多而改變,教師不必一定要拘守舊說。例如,河姆渡曾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栽培遺跡,因而被以往的教科書歸類為「新石器早期」,但河姆渡的水稻遺存,數量十分驚人,且干欄式建築也是長期發展的結果,加上目前大陸發現比河姆渡早數千年的新石器遺址,為數不少,因此,新石器的早期,時間也必須往前提前,河姆渡列為中期,應是合理的歸類;而已經出現城市的仰韶文化,被列入新石器晚期,也是學界的趨勢。將新石器分為四期的歸類方式,為目前學界主要趨勢,以教師容易買到的《中華文明傳真》第一冊,就是採取這樣的分類。

-半坡村文化

1.位置:陝西渭河支流滻河東岸

2.格局:分為居住區燒陶窯場公共墓地

3.居住區圍繞著防衛用的壕溝

中間有大方屋
A.
為數十座方形和圓形的小房子圍繞著
B.
可能是舉行氏族會議、節慶典禮和公共
  
活動的場所

 

-河姆渡文化

1.位置:浙江餘姚

2.村落特性:採干欄式建築

3.農耕
A.
農作─以水稻為主
B.
農具─以骨耜耜-為鬆土的農具,相傳為神農氏發明,此一骨耜正和傳說木耜形狀,上端敷以長柄,可做為農耕鬆土之用,加上出土的稻穀,證明當時農業已很發達

-紅山文化

1.位置:西遼河上游流域

2.建築特性:有一座女神廟土石金字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─有一彩色的女神頭塑像如真人般大小,形象逼真是中國至今所見最早的神像,說明當時已有宗教活動

 

3.玉石信仰
A.
玉石雕刻十分精巧
B.
豬、虎、鳥、龍等形狀為主

-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與藝術成就

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成就
A.
農業發明:新石器革命的原動力
B.
社會分工:有些人從事生產,其他人從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建築、製陶、美術及文字創作
C.
藝術成就
a.
浙江 河姆渡陶器上的豬紋-豬與犬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家畜,豬供給

肉食,也是財富的象徵。這幅豬紋維妙維肖,栩栩如生,是史前藝術的瑰寶
   b.
西安 半坡陶缽上的人面魚紋-考古學家認為是一位以魚作裝飾的巫師,

祈求捕魚豐收
    c.
青海出土的舞蹈紋-發現於青海。考古學家指出,新石器時代村落遇有豐收或祝禱時,氏族成員會舉行舞蹈,此一彩陶圖繪,無異是實景的記錄
   d.
遼河 紅山玉石雕刻
D.
刻劃記號:稱「陶文」大汶口陶文中國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徵

-中國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徵

A.粟、稻為主食
B.
木、土為建築材料
C.
獨立發展而成的文字

意義:中國古代國家出現的基礎,
          
傳統文化恆續發展的泉源

高郵陶文

 

 

半坡村陶文

 

 

大汶口陶文

 

與象形文字已很接近

 

-判別文明的標準

標準:國內外學術界比較通行的做法,是從考古學角度,把文字、青銅器、城市或宗教禮儀性建築作為判斷文明起源的四要素。

然而這些文明的判斷要素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,很難適應世界各地文明起源的多樣性與區域性。

例如

青銅器: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和特奧蒂瓦坎文明都沒有青銅器。

文字:南美洲秘魯的印加文明,雖已建立了強大的專制國家,卻沒有文字的使用。

城市:古埃及有能力建築雄偉的金字塔、獅身人面像等大型陵墓宗教建築。但在前王朝的諾姆文明到早王朝文明,一直沒有典型的城市出現。

玉器:中國文明的特徵

-中國文化的根源—考古與神話傳說

文明的標準:城市、青銅、文字三個要素是西方學者據以探討「文明」出現與否的判斷標準,但並非三個要素同時存在才叫做「文明」。

古代神話與傳說在民初遭到疑古學派的嘲弄,但隨著出土遺物的增加,不但證明古代神話與傳說有其根源,甚至能得到實物上的證明。古史專家李學勤曾經大聲宣布:「走出疑古時代!」這不僅是重新肯定中國古史的聲明書,也是中國逐漸強盛之後,學者重拾民族自信心的表徵。

-民初疑古學派

主要人物:顧頡剛、錢玄同

主張:層累式史觀

第一: 時代愈後,傳說的古史時期愈長。

第二: 「時代愈後,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」。

第三: 我們對於古史,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真確的狀況,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的狀況。

結果:推翻了長期籠罩史學界的以「三皇」、「五帝」為信史的古史系統,形成了具有實力的「疑古」思潮,對於盲目的「信古」展開了全面地批判

民初疑古學派

-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

1917年,王國維先生著《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》一文,使古書中許多被疑古派視為子虛烏有的記載重新得到證實,開始了古史學重建工作。

其後,他又在《古史新證》中提出以「地下之新材料」印證「紙上之材料」的「二重證據法」。「二重證據法」一直為學者所遵信,成為其後古史學重建工作的基本原則。

-世襲制國家的建立與青銅文明
─夏、商王朝

1、部落聯盟的爭戰

自從徐旭生提出我國古代部族的「三大集團」說之後,學界一般皆以「華夏」、「蠻苗」、「東夷」三大集團的衝突、對抗與交流來解釋中國在三代之前的古史,也有學者認為應再加上南方的航海民族「百越集團」。不過,這些所謂的各種「集團」,最好能用自然地理區的概念,配合文獻記載與考古成就來解釋,才能適當說明其分布概況與文化特色。

有些學者形容此時期為「戰爭時代的出現」,戰爭的頻繁與規擴大,可從各地出土「銅石並用時期」的武器數量大增,得到明證。

 

2、世襲制國家的建立─夏朝簡史及其文明

禪讓制度轉向世襲制度的過程,在儒家理論上是從「公天下」轉向「家天下」的過程。民國以來的學界習於將「禪讓」解釋成「部族推選制」,表面似乎言之成理,但台大歷史系教授阮芝生先生早已為文駁斥兩者不可混為一談,教師不妨引導學生深思一下這個問題。世襲制度與「王朝」的建立是一體的兩面,但世襲制度始建立之初,便受到其他氏族強大的反對與挑戰(例如益與有扈氏),後來甚至失去政權,直到所謂的「少康中興」之後,世襲制才得到進一步的強化。

關於夏朝的國家組織與文化概況,雖然文獻頗有記載,但總是疑信相參,因而考古證據顯得格外重要,例如二里頭宮殿遺址文獻記載中的夏代活動中心區域相合,學界大致認為是夏代晚期的都城遺址,但也有很多不同的見解。

 

世襲制的波折與王權的穩固《史記》記載,大禹晚年,想依禪讓慣例,將王位傳給東方的伯益,但各地領袖卻擁護大禹的兒子啟,形成「家天下」的世襲局面。《竹書紀年》卻有不同記載:「益干啟位,啟殺之。」《尚書》也記載河渭地區的領袖有扈氏,因不滿啟的世襲王位,與啟大戰於「甘」這個地方。可見世襲制並非一開始便廣為各地領袖所接受。在夏朝四百多年的歷史中,王位又曾經落在外姓的后羿寒浞的手中,經過夏族後裔少康的「中興」,世襲的王權才趨於穩固。

3、初步封建國家─商朝簡史及其文明

關於商族的起源,目前學界有兩種主要的見解傳統見解認為商族起源於黃河下游地區,新的見解則認為商族來自於河北、東北地區。無論商族起源於何處,在成湯滅掉夏朝之前,商人已經在山東、河北、河南一帶活動,經常遷都,而且有很高的文明。

 

成湯滅夏建立商朝之後,將勢力擴張到黃河中游,甚至接近長江中游一帶,四周的各族必須臣屬於商朝,與商朝維持鬆散的結盟關係。商代歷史可分為前、後兩期前期仍舊不斷遷都(五次),關於遷都的原因,學界大致有「躲避水患」、「爭奪形勢」、「尋找銅礦」等各種說法,還沒有定論。自盤庚遷殷後,商朝不再遷都,因此考古學家在殷墟發現的各種文字與器物,主要是反映商朝後期的文化。

 

 

與商朝有所往來的周邊國家,稱為「方」,它們有些是商朝的異姓諸侯國,有些是商朝的盟國,有些則是敵國。這些方國分布區域,有多處已經得到考古的實證,在各地出土的遺址與器物,免不了受到商朝的影響,卻又呈現濃厚的地方特色。關於這些方國的文化概況,《中華文明傳真》第二冊中有許多文圖說明,網路中也不難找到,此處就不再贅述了。又如,王明珂的《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》一書中所考證的許多古代文明,其實街與這些方國分部的區域重疊。

 

-四川廣漢三星堆文明

 

 

4、中國文字的起源

根據學者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

 

-人類的出現

 

1.傳說─民族文化的遺產
   A.
女媧氏「摶黃土造人」

 

         影片連結:女媧摶土造人

 

   B.盤古氏「開天闢地」

 

2.考古─周口店文化

 

-周口店文化─北京人

 

(1)時代:舊石器時代早期【影片連結:北京猿人出土

 

(2)出土地點:河北省 房山縣

 

(3)文化特徵
   A.
打製石器
   B.
穴居
   C.
過著漁獵採集野生果實的生活
   D.
已知用熟食-來燒烤獸肉、取暖或防禦。可見北京人已與動物分道鑣開始了文明的生活

 

-舊石器時代的晚期

 

人類的生活發生新變化:例如

 

複合工具的使用、骨針與縫紉能力殉葬品的出現、原始宗教信仰的萌芽、審美觀念的出現等。

 

-新石器革命

 

1.重大變革
   A.
磨製取代打製技術
   B.
農耕、畜牧取代漁獵生活

 

2.新石器時代的特徵
   A.
農業村落的形成
   B.
陶製技術的應用

 

3.新石器時代有兩種革命性的發展:首先是發生於新石器早期的「新石器革命」,由「產食革命」帶動的人類生活之一系列變化,包括農業聚落的形成、牲畜的飼養、石器製作技術的進步、陶器的製作、樸素的天文曆法的發明、過去生活經驗的紀錄(例如史詩、神話、傳說等)、宗教意識的發展等。其次則是出現在新石器晚期的「城市革命」,反映出貧富差距的擴大階級的分化城市文明的出現,由此導致國家組織的逐漸形成等等重大變化。

 

-新石器時代「農業村落」的特徵

 

1.中國農業村落遺址:如「滿天繁星」─遍布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遼河流域

 

2.代表性的農業村落遺址
A.
黃河流域半坡村文化
B.
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
C.
遼河流域紅山文化

 

-中國新石器文化的特色

 

   1.多元並立

 

   2.分區發展

 

   3.相互交流

 

   4.核心區域

 

(1)多元並立說

 

→反駁:西來說東西二元對立說黃河中心擴散說

 

       (1920年代) (1940年代)     (1960年代)

 

→理由:看圖便知(人們常用局部資訊擴大解釋全部)

 

 

 

◎反駁西來說的理由:

 

Ex:其他大河文明主要原生作物為小麥,中國原生作

 

     物為「南稻北粟」

 

Ex:其他大河文明遺址主要分布在大河平原,中國新

 

     石器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支流的台地、小丘

 

     或河階上

 

 

 

(2)分區發展說

 

◎分區發展

 

     南北作物與各區文化形態皆不同

 

       →因為 地理環境不同

 

農牧
A.
農作物:a.黃河流域─以為主
         b.
長江流域─以稻米為主

 

         C.華南區域─早期以根莖作物為主
B.
飼養家畜:六畜都有─以犬、豬最普遍

 

村落建築
A.
黃河流域 半穴居
B.
長江流域 干欄式

 

(3)分區發展說

 

◎分區發展

 

   南北作物與各區文化形態皆不同

 

       →因為地理環境不同

 

  

 

   BUT:地理環境→會變

 

 

 

   Ex:地形、氣候、水文、人為開發或破壞etc.

 

-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發展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

 

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發展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

 

而自然環境是變動不居的,例如地形、水文與氣候,都會隨著時間因素而變化,這使得史前時代的自然環境與現在有不小的差異。不過,若以長期觀點來看,中國各地的自然環境仍呈現出強烈的相對差異性,連帶也影響到各地史前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。

 

-黃河安流的三種解釋

 

◎考諸歷史地理學專著,東漢到宋代,黃河較為安流的原因,史學界目前有三種解釋:

 

1.東漢王景修黃河大堤,使河道順直,距出海口

 

   較近,水流順暢,下游淤積減輕。

 

2.王景治水方法正確,在築堤同時,又開鑿阻水

 

   高地、疏濬河床、截斷分流,使水流順勢而下。

 

3.漢唐之間,黃河中游地區,發生由農變牧的過

 

   程,植被覆蓋良好,減輕水土流失,黃河含沙量相

 

   對減少,延緩了黃河河床淤高與改道的過程。

 

-新石器時代要如何分期?

 

新石器時代的分期方式,必然隨證據增多而改變,教師不必一定要拘守舊說。例如,河姆渡曾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栽培遺跡,因而被以往的教科書歸類為「新石器早期」,但河姆渡的水稻遺存,數量十分驚人,且干欄式建築也是長期發展的結果,加上目前大陸發現比河姆渡早數千年的新石器遺址,為數不少,因此,新石器的早期,時間也必須往前提前,河姆渡列為中期,應是合理的歸類;而已經出現城市的仰韶文化,被列入新石器晚期,也是學界的趨勢。將新石器分為四期的歸類方式,為目前學界主要趨勢,以教師容易買到的《中華文明傳真》第一冊,就是採取這樣的分類。

 

-半坡村文化

 

1.位置:陝西渭河支流滻河東岸

 

2.格局:分為居住區燒陶窯場公共墓地

 

3.居住區圍繞著防衛用的壕溝

 

中間有大方屋
A.
為數十座方形和圓形的小房子圍繞著
B.
可能是舉行氏族會議、節慶典禮和公共
  
活動的場所

 

 

 

-河姆渡文化

 

1.位置:浙江餘姚

 

2.村落特性:採干欄式建築

 

3.農耕
A.
農作─以水稻為主
B.
農具─以骨耜耜-為鬆土的農具,相傳為神農氏發明,此一骨耜正和傳說木耜形狀,上端敷以長柄,可做為農耕鬆土之用,加上出土的稻穀,證明當時農業已很發達

 

-紅山文化

 

1.位置:西遼河上游流域

 

2.建築特性:有一座女神廟土石金字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─有一彩色的女神頭塑像如真人般大小,形象逼真是中國至今所見最早的神像,說明當時已有宗教活動

 

 

 

3.玉石信仰
A.
玉石雕刻十分精巧
B.
豬、虎、鳥、龍等形狀為主

 

-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與藝術成就

 

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成就
A.
農業發明:新石器革命的原動力
B.
社會分工:有些人從事生產,其他人從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建築、製陶、美術及文字創作
C.
藝術成就
a.
浙江 河姆渡陶器上的豬紋-豬與犬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家畜,豬供給

 

肉食,也是財富的象徵。這幅豬紋維妙維肖,栩栩如生,是史前藝術的瑰寶
   b.
西安 半坡陶缽上的人面魚紋-考古學家認為是一位以魚作裝飾的巫師,

 

祈求捕魚豐收
    c.
青海出土的舞蹈紋-發現於青海。考古學家指出,新石器時代村落遇有豐收或祝禱時,氏族成員會舉行舞蹈,此一彩陶圖繪,無異是實景的記錄
   d.
遼河 紅山玉石雕刻
D.
刻劃記號:稱「陶文」大汶口陶文中國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徵

 

-中國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徵

 

A.粟、稻為主食
B.
木、土為建築材料
C.
獨立發展而成的文字

 

意義:中國古代國家出現的基礎,
          
傳統文化恆續發展的泉源

 

高郵陶文

 

 

 

 

 

半坡村陶文

 

 

 

 

 

大汶口陶文

 

 

 

與象形文字已很接近

 

 

 

-判別文明的標準

 

標準:國內外學術界比較通行的做法,是從考古學角度,把文字、青銅器、城市或宗教禮儀性建築作為判斷文明起源的四要素。

 

然而這些文明的判斷要素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,很難適應世界各地文明起源的多樣性與區域性。

 

例如

 

青銅器: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和特奧蒂瓦坎文明都沒有青銅器。

 

文字:南美洲秘魯的印加文明,雖已建立了強大的專制國家,卻沒有文字的使用。

 

城市:古埃及有能力建築雄偉的金字塔、獅身人面像等大型陵墓宗教建築。但在前王朝的諾姆文明到早王朝文明,一直沒有典型的城市出現。

 

玉器:中國文明的特徵

 

-中國文化的根源—考古與神話傳說

 

文明的標準:城市、青銅、文字三個要素是西方學者據以探討「文明」出現與否的判斷標準,但並非三個要素同時存在才叫做「文明」。

 

古代神話與傳說在民初遭到疑古學派的嘲弄,但隨著出土遺物的增加,不但證明古代神話與傳說有其根源,甚至能得到實物上的證明。古史專家李學勤曾經大聲宣布:「走出疑古時代!」這不僅是重新肯定中國古史的聲明書,也是中國逐漸強盛之後,學者重拾民族自信心的表徵。

 

-民初疑古學派

 

主要人物:顧頡剛、錢玄同

 

主張:層累式史觀

 

第一: 時代愈後,傳說的古史時期愈長。

 

第二: 「時代愈後,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」。

 

第三: 我們對於古史,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真確的狀況,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的狀況。

 

結果:推翻了長期籠罩史學界的以「三皇」、「五帝」為信史的古史系統,形成了具有實力的「疑古」思潮,對於盲目的「信古」展開了全面地批判

 

民初疑古學派

 

-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

 

1917年,王國維先生著《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》一文,使古書中許多被疑古派視為子虛烏有的記載重新得到證實,開始了古史學重建工作。

 

其後,他又在《古史新證》中提出以「地下之新材料」印證「紙上之材料」的「二重證據法」。「二重證據法」一直為學者所遵信,成為其後古史學重建工作的基本原則。

 

-世襲制國家的建立與青銅文明
─夏、商王朝

 

1、部落聯盟的爭戰

 

自從徐旭生提出我國古代部族的「三大集團」說之後,學界一般皆以「華夏」、「蠻苗」、「東夷」三大集團的衝突、對抗與交流來解釋中國在三代之前的古史,也有學者認為應再加上南方的航海民族「百越集團」。不過,這些所謂的各種「集團」,最好能用自然地理區的概念,配合文獻記載與考古成就來解釋,才能適當說明其分布概況與文化特色。

 

有些學者形容此時期為「戰爭時代的出現」,戰爭的頻繁與規擴大,可從各地出土「銅石並用時期」的武器數量大增,得到明證。

 

 

 

2、世襲制國家的建立─夏朝簡史及其文明

 

禪讓制度轉向世襲制度的過程,在儒家理論上是從「公天下」轉向「家天下」的過程。民國以來的學界習於將「禪讓」解釋成「部族推選制」,表面似乎言之成理,但台大歷史系教授阮芝生先生早已為文駁斥兩者不可混為一談,教師不妨引導學生深思一下這個問題。世襲制度與「王朝」的建立是一體的兩面,但世襲制度始建立之初,便受到其他氏族強大的反對與挑戰(例如益與有扈氏),後來甚至失去政權,直到所謂的「少康中興」之後,世襲制才得到進一步的強化。

 

關於夏朝的國家組織與文化概況,雖然文獻頗有記載,但總是疑信相參,因而考古證據顯得格外重要,例如二里頭宮殿遺址文獻記載中的夏代活動中心區域相合,學界大致認為是夏代晚期的都城遺址,但也有很多不同的見解。

 

 

 

世襲制的波折與王權的穩固《史記》記載,大禹晚年,想依禪讓慣例,將王位傳給東方的伯益,但各地領袖卻擁護大禹的兒子啟,形成「家天下」的世襲局面。《竹書紀年》卻有不同記載:「益干啟位,啟殺之。」《尚書》也記載河渭地區的領袖有扈氏,因不滿啟的世襲王位,與啟大戰於「甘」這個地方。可見世襲制並非一開始便廣為各地領袖所接受。在夏朝四百多年的歷史中,王位又曾經落在外姓的后羿寒浞的手中,經過夏族後裔少康的「中興」,世襲的王權才趨於穩固。

 

3、初步封建國家─商朝簡史及其文明

 

關於商族的起源,目前學界有兩種主要的見解傳統見解認為商族起源於黃河下游地區,新的見解則認為商族來自於河北、東北地區。無論商族起源於何處,在成湯滅掉夏朝之前,商人已經在山東、河北、河南一帶活動,經常遷都,而且有很高的文明。

 

 

 

成湯滅夏建立商朝之後,將勢力擴張到黃河中游,甚至接近長江中游一帶,四周的各族必須臣屬於商朝,與商朝維持鬆散的結盟關係。商代歷史可分為前、後兩期前期仍舊不斷遷都(五次),關於遷都的原因,學界大致有「躲避水患」、「爭奪形勢」、「尋找銅礦」等各種說法,還沒有定論。自盤庚遷殷後,商朝不再遷都,因此考古學家在殷墟發現的各種文字與器物,主要是反映商朝後期的文化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與商朝有所往來的周邊國家,稱為「方」,它們有些是商朝的異姓諸侯國,有些是商朝的盟國,有些則是敵國。這些方國分布區域,有多處已經得到考古的實證,在各地出土的遺址與器物,免不了受到商朝的影響,卻又呈現濃厚的地方特色。關於這些方國的文化概況,《中華文明傳真》第二冊中有許多文圖說明,網路中也不難找到,此處就不再贅述了。又如,王明珂的《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》一書中所考證的許多古代文明,其實街與這些方國分部的區域重疊。

 

 

 

-四川廣漢三星堆文明

 

 

 

 

 

4、中國文字的起源

 

根據學者研究,商代的甲骨文「六書具備」,已經不是草創時期的文字,推測之前至少經過約一千年的發展,但新石器時代陶文(目前累積的數量已經相當豐富,絕不是高中教科書常引用的半坡陶文與大汶口陶文兩種而已)與甲骨文間的對應關係尚未建立,因此陶文的性質仍有待研究,目前只能推測可能是文字的先驅

 

甲骨文在契刻時,一般不會用毛筆先打底稿,但甲骨文中發現用毛筆書寫的遺跡,可見毛筆發明的年代,最晚在殷商晚期已經出現。

 

商朝甲骨文字尚未定型,仍在不斷試驗發展之中。西周時代才頒布定型的正式文字,但到了春秋、戰國時代,隨著諸侯離心勢力的發展與地緣化,各國「言語異聲、文字異形」的情況更加嚴重。但各國為了書寫的方便,也逐漸出現了小篆、隸書這類方便書寫的字體,秦朝統一天下後,將各地文字加以整理定型,有助於各地文化的整合。

 

 

 

 

研究,商代的甲骨文「六書具備」,已經不是草創時期的文字,推測之前至少經過約一千年的發展,但新石器時代陶文(目前累積的數量已經相當豐富,絕不是高中教科書常引用的半坡陶文與大汶口陶文兩種而已)與甲骨文間的對應關係尚未建立,因此陶文的性質仍有待研究,目前只能推測可能是文字的先驅

甲骨文在契刻時,一般不會用毛筆先打底稿,但甲骨文中發現用毛筆書寫的遺跡,可見毛筆發明的年代,最晚在殷商晚期已經出現。

商朝甲骨文字尚未定型,仍在不斷試驗發展之中。西周時代才頒布定型的正式文字,但到了春秋、戰國時代,隨著諸侯離心勢力的發展與地緣化,各國「言語異聲、文字異形」的情況更加嚴重。但各國為了書寫的方便,也逐漸出現了小篆、隸書這類方便書寫的字體,秦朝統一天下後,將各地文字加以整理定型,有助於各地文化的整合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班網設置小隊(?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