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~石灰岩地形~

1.又稱溶蝕地形又稱喀斯特地形!!!

2.克羅埃西亞的喀斯特地區石灰岩層厚度極大,純度高的岩質分布面積廣大,加上豐沛的雨量,因此溶蝕地形相當發達,之後地形學界便廣泛地採用Karst一詞,而成為專業的地形術語。

3.廣西、貴州和雲南東部所占的面積最大,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

4.石灰岩地形生成條件

(1) 有大範圍的易溶性石灰岩層→通常岩層為古代淺海隆起而成,為海相沉積物。

(2) 岩層緻密且多節理

(3) 氣溫溼潤且高溫多雨

(4) 地表地形起伏小→地表積水有足夠時間滲透。

(5) 地下水位低且下方有不透水岩層→有足夠空間可以發育石灰岩洞。

(6) 地面缺乏植被。

5.溶蝕作用和堆積作用

 

6.石灰岩地形

(1) 地表溶蝕地形

a岩溝---在岩縫溶蝕所成的長條狀之溝槽,地面崎嶇 例如墾丁社頂自然公園的一線天溶蝕作用沿珊瑚礁岩裂隙侵蝕而成

b伏流、乾谷---河水由節理裂隙滲漏,地面河床因而乾涸

c滲穴---溶蝕成漏斗狀之圓形窪地

d漥盆

e錐丘

f 殘丘

(2)石灰岩地表溶蝕地形~~演進四階段(假設前提:氣候、地質條件不變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滲穴期>窪盆期>錐丘期>殘丘期

(3)石灰岩洞穴地形

溶洞

鐘乳石---碳酸鈣向下沉澱累積石體。

石筍---碳酸鈣逐漸向上生長者。

石柱---鐘乳石與石筍因不斷生長而相互連接而成。

伏流---地面河流與豎坑或滲穴相連接而使河水轉入地下(順裂縫向下滲漏)流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人口成長與人口組成~

.人口成長要素-影響一地人口變動的因素

 

 

自然增減

出生人口死亡人口

 

移入人口移出人口

 

社會增減

人口成長

大學

1.影響要素:出生、死亡、移入、移出

  • 自然增減:出生率與死亡率的差額
  • 社會增減:移入率與移出率的差額

2. 開放和封閉系統

地理大發現後的美洲大陸-開放系統

全球人口成長-封閉系統

移墾時期的臺灣-開放系統

日治時代以後的臺灣-封閉系統~日治時代在政策上禁止已決定居留臺灣的中國人返回中國,而人口移入比例也不高,故封閉性人口系統逐漸顯著~

二、世界人口成長

先長期緩慢增加→短期快速成長→近年成長速度趨緩

 

 

工業革命後(1750)

1.生產技術進步→環境負載力?提高

2.醫藥衛生進步→死亡率降低

二次戰後(2000)

1.人口迅速成長

2.人口倍時?縮短

近年

1.人口成長趨緩

2.人口總數仍高,因人口基數多

 

 

開發中國家,出生率、死亡率,自然增加率較

已開發國家,出生率、死亡率,自然增加率較

1.二次大戰前:世界人口成長主要來自目前已開發國家

2.二次大戰後:世界人口成長主要來自開發中國家

、世界各洲人口成長趨勢

 

、人口轉型模式

1.定義:指一地區的人口由
  
高出生率、高死亡率
逐漸轉變為低出生率、低死亡率的過程

2.轉型的理論,是由最早接受工業革命的西歐幾個國家的經驗得來

 

亞洲非洲人口成長較迅速

歐洲幾近零成長,未來有負成長的趨勢

北美中南美大洋洲人口成長較緩慢

 

   3.基本假設

a.社會增加率約為
→僅考慮出生率和死亡率
b.
在社會經濟發展下的轉變歷程

封閉系統的人口成長時較有意義

4.人口成長因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→分四階段

 

三、人口轉型

(一)高穩定階段

特徵:

1.死亡率偏高,常因傳染病或天災而大 幅波動,呈現波動還有哪些因素?

戰爭

2.出生率高而穩定?

不知如何節育

3.環境負載力低

 

經濟發展程度:

    1.傳統農村社會

    2.部落社會

    3.多數國家已超越此一初期階段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班網設置小隊(?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